正文卷 第83章 投胎率极高的试炼
言必真忽然发现身体僵硬,难以动弹,就连体内的灵气也无法调动。
不光是他,秘境中的所有人都一样,帝都中江家江克问,唐家唐应河,秦家二少秦无生,还有林家林少寒。
而各州天才中,名气比较大有武清州长阳宗的赵淮君,南斗州桃花庄的纪道赫,六合州长生谷的陈浔。
此刻在所有人面前,突然出现了一本功法,悬停在空中。
“现在介绍规则。”
鸿远帝冷淡的声音传进塔内,之前不讲出来,是因为有一些事情不能让外面的人知道。
“介绍规则也不至于把我们全禁锢了吧?难道是有什么特殊爱好?你咋不弄个时间禁止呢?”
言必真发挥了算命的特殊技能,哔哔赖赖的。
但显然没人理他,只有鸿远帝淡漠的声音继续传来。
“朕等下会把你们的境界都压制在生息境,现在你们面前有一本《白玉玄功》的进阶功法,每学会一层,便能恢复一重境界的实力。”
“境界本身低下者,能够获得朕的力量加持,就算只有生息境,学会功法后,最高也能获得斩初境的力量!”
“所以,现在你们所有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。”
这条规则一出,境界低的那些人倒是高兴,但之前仗着境界高,兴冲冲走进灰塔的人,脸色可就难看了。
现在他们唯一的优势,就是学习功法的经验,要是比不过其他人的话,说不定一会儿还会被生息境的小崽子爆锤。
“除此之外,秘境中还放有不少特殊灵果,同样可以恢复实力。”
听到这儿,许多人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下,但鸿远帝接下来的话,却让他们毛骨悚然。
“进去的每一个人,都被朕打上了印记,印记会吞噬你们的生命,上升到六层前并不会发作,不过一旦到了第七层,你们就会死亡。”
“只有吞噬另一个人的印记,才能延续一层的生命,也能提升一重境界的实力,如今塔内一共有两千零四十八人,而最后,只有一个人能活着走出这座塔!”
“你们眼前的功法和这座塔一样,都有十八层,功法至少修炼成功一层,才能在秘境中央的登天梯往上爬一层。”
“现在,请尽情享受这段快乐的时光吧!”
鸿远帝最后的话语中,已经出现了癫狂的语气。
他从来就没把这些人当做人看待,都只是他的工具而已。
什么丰厚的赏赐,什么等同于太子的地位,都只是让他们上钩的空话罢了。
此时灰塔内的众人心如死灰,面露绝望之色,没想到鸿远帝竟如此狠毒,这一切都只是个骗局!
“你凭什么一言决定我们的生死!我不服!”
“你不是人,你是魔鬼,你一定不得好死!”
“帝君,我C你姥姥!”
三名热血青年不愿命运被人安排,于是朝着天空大喊,回应他们的,只有一道攻击。
于是其他人的生存几率瞬间就变成了两千零四十五分之一。
不少人都冷静了下来,现在他们不得不遵守鸿远帝的规则,不然一旦到了第七层,便会身死道消。
他们都是各州和帝都的天才,当然不甘心就此死去,即便活着的代价,是让两千多人死亡!
还好所有人都处在同一起跑线,他们如今要做的事,就是修炼功法、找灵果、吞印记、登天梯!
只要比别人快一步,生还的几率就大一分!
鸿远帝刚才说完话后,他们现在的境界已经被压制在生息境一重,现在最好先修炼功法,提升境界后,才能开始猎杀!
“我一定会是最后活着出去的那个人!”林家傻小子林少寒如是说道。
“唉,大哥,你刚才怎么不拦着我……”
秦无生唉声叹气,怪大哥没有强行拦住他,更怪爹妈没给他取个好名字。
“我不相信长夜将至,因为火把就在我的手中!我,就是太阳!”
长阳宗赵淮君相信自己就是天选之子,不甘心屈于命运。
“我们长生谷的人,怎么可能会短命!”
长生谷的陈浔坚信自己会长生不死,直至时间长河干涸。
但也有选择躺平的,就比如言必真。
“老大啊,你在黄泉路上等等我,我过一会儿就来陪你了……”
沈喻言啃着鸡腿,双目失神,经过三天的食疗,他的伤势已经恢复,又变成了一个大胖子。
“就算要死,也要做个饱死鬼!”
沈喻言又掏出一条鸡腿,一口一个。
“我果然只能带来厄运……”
另一边的段若烟还在森林中,此刻她坐在树枝上,无欲无求,不想去争那微乎其微的生机。
“也许这就是我最好的归宿吧,给众生带来厄运,也死在众生手中,从此以后,也不用再背负罪孽……”
灰塔外。
无数人看着半空中的镜幕,好奇那三名热血青年死亡的原因。
“他们贪得无厌,觉得赏赐太少。”
鸿远帝随意找了个理由。
“帝君圣明!”
“龚铭将军,朕要去闭关了,任何人不得打扰!你来替朕看守秘境!”
鸿远帝看向大将军龚铭,后者一时揣测不出鸿远帝的用意,但也只能领命行事。
“臣遵旨!”
鸿远帝将灰塔放置在镜幕底下,便消失在众人眼前。
“二弟为何这副表情?”
秦不寿看向镜幕中的秦无生,后者神情委顿,全然不似刚才意气风发的模样。
众人也在疑惑,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神采飞扬,目光炯炯,有的人却又萎靡不振?
而且,他们怎么都待在原地不动?似乎在修炼功法?
秘境之外的人只能看到画面,听不到声音,只能胡乱猜测。
“秦大哥,你不用担心,无生哥的天赋在帝都中可是出了名的,要不是你已经拜入帝君门下,七十二门生中肯定有无生哥的位置!”
秦不寿叹息一声,当初就是他全力阻止秦无生拜师,甚至因此还得罪了帝君。
但帝君惜才,并没有与秦不寿计较。
不过这只是外人的说法,而真正的原因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