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二百零一章 亲赴南疆
第201章 亲赴南疆
“法阵自然是有的,只是……”
张松年有些犹豫,崇玄署道法一向不外传,这是多年前就立下的规矩,正一道的法阵之道自然也不例外。
如今虽说是传授给李令月和上官婉儿两位师妹,本来并不犯什么忌讳,但她们在习得法阵后是要用来令军队演练的,如此一来,这法阵的部署依然算是流传到了外人手里。
尽管单一的兵卒只知道自己在阵法里的站位和变化,但世间无难事,只要有心之人耐心将所有参与阵法的士卒搜查一遍记忆,他一样能得到完整的法阵部署,终究还是被其得逞。
二女见张松年犹豫不决,当即搬出了她们的师尊叶法善,以元真护国天师的名义好一顿威逼利诱,总算是打消了张松年的顾虑。
“大部分的法阵门槛极高,你们都难以布阵,剩下的那些,基本上都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法器,用以连同阵内修士们的法力。”
上官婉儿对此早有所料,微笑着对张松年道:
“现在正好有一枚特殊的法器可用,此前叛将安禄山就曾以此法器为根基布下了一座威力不俗的魔阵,师兄可否借鉴一下?”
张松年问道:“那魔阵步在哪里?”
“就在长安城东,距城池不到百丈远。”
张松年点点头,闭上双眼静立于原地,轻轻一挥手中拂尘,一道清光洒出,迅速游荡到了当初安禄山八千曳落河布阵的地方。
片刻后,那道清光又游荡回了张松年的身上,张松年脑海里顿时浮现出曳落河亲兵所布下的天魔诛仙阵的原貌,魔阵的每一个细节、每一处变化都清晰可见。
崇玄署正一道道法——太上洞渊神咒!
这门道法可追溯往昔、勘破虚妄、觉察敌修真身,道修中大能者修炼至高深处,甚至能影响到时光的流逝。
作为道门中久负盛名的一门勘测道法,同境界之下,太上洞渊神咒足以勘破天下一切隐匿法咒,除了上清道的太上缥缈歌诀。
终南山内曾有一个灵宝道的道士打趣另一位上清道道士,说上清道的道法除了一门上清洞玄真炁,其他的道法几乎都像是针对另外两派所创的,面对道修以外的修士都不太用得上。
由于千百年上清道稳居崇玄署三派之首的地位,加之其道法的针对性,给了人们一种外战外行、内战内行的感觉。
事实上,这不过是因为上清洞玄真炁太过于变化多端、妙用无穷了。
对于上清道道士们而言,上清洞玄真炁这门最基础的道法,就集临战对敌、疗伤、炼丹、炼器、变化等多种妙用于一身,自然也就不怎么用到其他的法咒。
毕竟只要清微元降玄光一施展,近三成的修为瞬间就被暂削,又有几人能在这种状态下战胜上清道的道修呢?
良久,张松年施法完毕,他缓缓睁开双眼,略微沉吟了片刻,旋即开口道:
“贫道以那座魔阵和阵中法器作为基础,思索到了类似的一座道门法阵,基本上可以用那种法器替代阵中原本的法器,发挥功效。”
李令月大喜,连忙细问其阵法如何。
张松年当即把阵图及布阵要诀提笔写了下来,少顷,他撂下笔,叮嘱李令月道:
“此法阵名为天河荡妖阵,少则六十四人,多则六百四十人、六千四百人、六万四千人皆可,既然是集结阵内修士之力,自然是多多益善,阵中兵士实力越强、数量越多为好。”
“据贫道估计,一万精锐将士布成的天河荡妖阵,只需五境修士主持阵法,即可抵御六境大成级别的妖兽,六境大成以下的妖兽,则可尽数除之。”
李令月满眼欣喜地接过阵图,稍稍看了几眼,就递给了苏鹤。
苏鹤接过纸张,看着图中玄妙万分的阵法,啧啧称奇。
眼看着李师妹对苏鹤如此放心,张松年有些惊诧,他并非天师,不知苏鹤与李令月和上官婉儿之间的牵绊和渊源,因此很是惊奇。
他原本以为苏鹤只是李令月在朝局上的亲信之人,现在看来,这个苏鹤与李师妹和上官师妹的私交也甚是亲密啊……
这时,一旁的上官婉儿问张松年道:
“师兄之前说特为南疆妖兽之事前来,不知有何要事?难道是师尊他们有什么消息了?”
张松年点点头,开口道:
“元真护国天师施法化作书信传回了终南山,信中言说此番南疆兽潮乃是千年难遇的巨大兽潮,规模空前,危害极大,目前在三位护国天师的联手压制下,勉强还能维持开南城不失,但如若是兽潮进一步加剧,就连叶天师他们也难保南疆之地了。”
“叶天师在信中嘱咐我等,上清殿务必日夜留人值守,一旦南疆局势进一步恶化,他会在第一时间传消息到终南山,届时只得动用法宝上清镜,以上清镜之力渡过这一劫。”
苏鹤听得心头微震,三位道门八境修为、朝元境的护国天师联手,居然也仅仅是勉强维持了开南城不被兽潮冲垮,难怪有那么多的漏网之鱼越过了开南城的防线,流窜到大唐境内肆虐。
一旁,兰质蕙心的上官婉儿敏锐地提出了一个问题。
“位处南疆的南诏百姓现下如何了?”
张松年叹息道:
“南诏王阁罗凤已经命南诏所有百姓撤出南疆之地,逃向婆罗门国等佛门圣地,向佛门寻求庇护,就连南诏都城大和城都放弃了。”
佛门?
素来跟佛门颇为不对付的苏鹤立刻警觉起来,自他踏上修行之途以来,怎么好像什么事情,佛门都要插上一脚……
就比如此番安史之乱,安禄山攻打洛阳时,住在洛阳内的佛门密宗的佛修们在无声无息间就悄然离开了洛阳,消失的无影无踪,至今都不曾找到。
叛军逼近长安城时,唯识宗的佛修们更没出息,一个个跑的比玄宗皇帝李隆基还快。
李隆基好歹还拖家带口的呢,那些逃亡的佛修们却连寺院里的舍利都来不及带走。
想到这里,苏鹤心里逐渐升起了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就在婉儿还在张松年交谈之际,苏鹤忽然语出惊人道:
“婉儿、令月,我想亲赴南疆之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