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卷 第九章 巫山行(九)
不但夏梁栋百般不解,就连巫雨也是云里雾里,此刻被墨尘拉着好像做梦一样,连眼都不敢眨一下,生怕一闭一张之间梦境破灭。
夏梁熙到也没再打他,只是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,骂道兴起时连自己祖宗也捎上了。片刻后终于词穷,怒气也消了大半,气呼呼的说道:“说吧,这件事情从头到尾给我详细说一遍。”
夏梁栋一直捂着脸运功疗伤,此时说话虽不利索但勉强能让人听懂。被老祖问起,夏梁栋自知欺师灭祖罪不可赦,不过能多活一刻也是好的,再不济争取死个痛快也不错。稍微缓了一下,夏梁栋把即位以来所有事情讲述了一遍。
夏梁家本是当地名门望族,机缘巧合下出了一位修行天才——夏梁天行,此人自幼天资卓越悟性奇高,十三岁筑基成功,二十不到结出金丹,自此修行界中便有了夏梁天行的名号。而夏梁家也因一人得道鸡犬升天,一跃成为修真家族。此后夏梁天行走遍名山大川寻找洞天福地上古遗存,最后在巫山中觅得一处上古遗迹,从中获得大量修真资源,此后夏梁天行便以此为基开创了雨辰宫。
雨辰宫成立之初因为有上古遗迹中获得的大量资源支撑,到也发展迅速,夏梁家族经历几代延续也出了不少修士。只是想要修行必须有庞大的资源支撑,家族也好宗门也罢,没有足够的资源一切都是空谈。而这些资源除了天地灵气可以随时随地的免费获取外,其他如灵石灵草之类的资源都要通过开采、收集才能得到。既然是劳作,肯定没有哪个修行之人愿意亲自去做。于是夏梁天行决定建立一个王朝来解决这一问题。其实类似的做法在那些大型宗门中也是屡见不鲜,到也不算什么稀奇事。
只是一个王朝的建立哪有那么容易,从招兵买马、攻城略地到开疆拓土、巩固政权等等一系列忙碌下来,夏梁王朝总算有了雏形,而夏梁天行也因过度操劳导致修为止步于金丹巅峰。好在王朝建立资源供给问题得到很大改善,夏梁天行也相信只要时间够久远,雨辰宫规模会越来越大。
就在夏梁天行自知命不久矣之时,自己的徒儿莫少峰成功碎丹结婴成为元婴修士,而那时夏梁家的后辈中唯有夏梁熙资质修为俱佳,可惜还不成气候,于是夏梁天行将雨辰宫宫主的位置传给了徒儿莫少峰。莫少峰也感念师父恩德,让还是金丹初期的夏梁熙做了大长老的位置。此后雨辰宫的新进元婴修士莫少峰在巫山中便有了一定话语权,可惜修行资源供给有限,雨辰宫的发展受到不小制约。
莫少峰深知夏梁国对于雨辰宫的重要性,而夏梁家又是雨辰宫的中流砥柱,因此每年对于夏梁家新进弟子的栽培力度犹大。可惜夏梁家族人被王朝皇权的假象蒙蔽了双眼,只知争权夺利导致生活奢靡荒淫无度。随着王朝几代传承,因权利纷争导致的自相残杀不计其数,也直接造成了夏梁家人丁稀少,再难走出如夏梁天行这样的人物。
眼看如此下去王朝早晚会土崩瓦解,夏梁家痛定思痛,决定但凡族人中出现可修行之人,先送去修行待有所成就后再回来继承皇位。此法到是将夏梁国从生死边缘慢慢拉了回来,只是人丁稀少之事依然不易解决。
直到夏梁侽这一代人之后,总算走出一个像样的皇帝——夏梁栋,也是夏梁家第一个金丹皇帝。按说结成金丹的修士不会再眷恋世俗中的那些虚假权利,毕竟只有结成金丹才能明白真正的力量是何物。可夏梁栋却是此间异类,他从未表现出对力量的向往,而是热心于世俗中那些权利纷争。
夏梁栋登基后,先以绝对的力量清理了国内各大地方势力,又对周边存有灵石矿脉的小国进行征讨,手段残忍杀伐果断,一时间大有强势崛起横扫其他大国之姿。当诸国人人自危时,他却收敛锋芒,放低身价以附属国的姿态派遣使臣求和,从而促成各国间的商贸互通。
不得不说夏梁栋是修士中最会玩弄权术的皇帝,一波操作下来夏梁国算是彻底在列国中站稳了脚。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对修行不感兴趣时,他却开始秘密策划颠覆雨辰宫的计划。夏梁栋心中十分清楚,就算自己再有成就,只要头上顶着夏梁之名,便脱离不了雨辰宫的控制。
为了成为夏梁天行那样的开拓者,夏梁栋在暗中四处寻找得力帮手,终于在一次地下拍卖会上结识了自己的挚爱沧溟,而沧溟的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机构——都司署,魔界卷土重来的第一个情报机构。沧溟就是这个机构安插在各地众多棋子中的一枚,本身虽然不是魔族,却是由魔族抚养长大,从小接受的就是魔族教育,以魔族利益优先为出发点。
沧溟对夏梁栋这个同样有着龙阳之癖的修者而言,如同蜜蜂遇见了花蜜,干柴遇到烈火。二人瞬间打得火热,而沧溟对于权谋也颇有见地,协助夏梁栋打理朝政更是井井有条。随着对沧溟的深入了解,夏梁栋也看到摆脱雨辰宫的希望,之后夏梁国的朝政都交由沧溟打理,他自己则专心实施自己的计划。
想要摆脱雨辰宫的控制,第一件事就是除掉自家老祖夏梁熙,只有这样夏梁栋才有希望作为夏梁家族修为最高的修士,担任雨辰宫的大长老,之后再去算计莫少峰便容易的多。就在夏梁栋计划到一半时,有一件事情让他备受鼓舞的事情发生了。
夏梁熙突然传书巫山中大小宗门,收巫雨为关门弟子。这件事对于外人来说,关注点或许在于关门二字,可对于夏梁家有幸进入核心圈的夏梁栋来说,却是一件爆炸性的消息。巫雨二字正是夏梁天行在巫山上古遗迹中发现的最大秘密,至于这个秘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,夏梁天行也从未对人说过。只是夏梁天行弥留之际曾反复说过四个字——那是力量。
夏梁家对此研究多年,最终确定夏梁天行说的那四个字就应该指的是巫雨。可巫雨有是什么?是人是物,是神还是魔?这些都没人知道。因此在夏梁家代代相传的隐秘中,便有了巫雨这两个字。
当夏梁熙高调发布声明时,夏梁栋第一反应就是他找到了答案,而这份答案中隐藏的秘密可能就是力量二字。针对这件事夏梁栋重新调整方案,最终成功让夏梁熙带着巫雨一同下山来援。
夏梁栋的计划其实很简单,他先筹集了一大批修真物资,由于数量太过巨大必须有足够可靠之人负责押送。而夏梁国的中流砥柱、国之柱石夏梁侽便成为当之不让的第一人选。夏梁侽自然不会对此起疑,反而对这次押送极为上心,因为夏梁栋对他说了巫雨的事情,让他有一种必须见一见的冲动。
之后夏梁栋让沧溟找来魔族刺客,在双龙镇外进行伏击,报酬就是那批押送的物资。在魔族刺客出发前,夏梁栋早早拟好了书信,又交代清楚什么东西需要毁尸灭迹,什么地方要留下线索等等。同时派遣两波人马去了巫山,其中一帮人去了云陵宗,引他们到双龙镇追查情况。另外一帮人去了雨辰宫找赵英,暗示他将要发生大事,宫主有可能会召开议事,让他自己多上心。
赵英是个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展示自我机会的人,于是找个由头就去演武堂门口转上一圈,没想到还真碰到宫主召集议事。既然发生这种事情,夏梁熙一定会带几名得力弟子亲自来援,却一定不会带巫雨同行。不过从夏梁栋打探的情报来看,夏梁熙对巫雨的宠溺已经达到一定地步,因此他的亲信先一步找到巫雨,告诉她夏梁熙会带弟子去夏梁国游玩。巫雨自然不肯放过这难得的出游机会,所以才会出现在夏梁熙等人下山的必经之路。果然夏梁熙没挺过巫雨的撒娇攻势,带着她一同下山。
之后夏梁熙等人在双龙镇雇车,顾文用傀儡探查皇宫虚实等等也都在算计之中。而他们登上的那座茶楼,更是夏梁栋安排人在外面说话推销糕点,成功引起巫雨的兴趣。可惜夏梁熙一口糕点都没吃,这才导致唐离掺了附子草糕点没有用武之地。而巫雨一口糕点都不浪费,才会发生灵力消散偶遇胭脂张等等。
虽说夏梁熙没有吃到唐离的糕点,却成功被点燃了怒火,这便是夏梁栋给自家老祖准备的第二方案。夏梁栋非常清楚老祖的脾气,知道他生气后必定会用那套功法进行调息,而茶楼所在的位置距离皇城并不远,不足以让夏梁熙平复心情。事实也正如夏梁栋的推算一般,夏梁熙为了平复心中怒火真的选择绕道城外,从春明门走出过龙首渠到了苑林附近。
只是夏梁栋没算到巫雨会走丢,千夜主动挑衅夏梁熙的行为也导致了他们师徒分开,墨尘等人原路回城。这些还不是最要紧的事情,就算他们分开也不是大事,只要杀死夏梁熙其他人都尽在掌握。
夏梁栋自认这次计划算无遗漏十分完美,却没想过居然有人在计划执行前临时放了自己鸽子。原定对付夏梁熙的魔族刺客隐绫突然被派去执行另一个任务,而替她来的千夜居然是个狂战士。千夜也是因为一时兴起才替隐绫执行刺杀任务,当知道目标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夏梁熙时,千夜彻底兴奋了。
可惜习惯了冲锋陷阵的千夜根本不按照刺客暗杀那一套出牌,难得遇到元婴修士,当然要堂堂正正的正面对抗才过瘾。既然要堂堂正正,那必须把事情讲清楚才行,因此才有了二人开战前的那番对话,说的就是为什么千夜会来此地截杀夏梁熙。不过千夜所知有限又着急与夏梁熙对战,没说几句便动了手。
千夜修为与夏梁熙在仲伯之间,只是他那套战场用的拼命打法根本奈何不了夏梁熙。而夏梁熙想要击败千夜也十分困难,一丈八尺的长槊在千夜手中上下飞舞,比长剑还要轻灵。要知魔族本就身体强壮,因此他们很少会修炼法器这样的外物,更多的专注强化自己的体魄,身体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厉害的法器。像长槊这样的重型武器在魔族中占有很大比例,只是很少有人能像千夜这样举重若轻。
两人打斗时并没有那么多炫丽的技能法术使出,反而更像世俗中的武术高手对战,拼的都是招式与耐力。造成这种情况的罪魁祸首就是千夜的修行成果——法术免疫,夏梁熙使用的大部分法术对千夜没有半点作用,他的身躯根本就是水火不侵,寒冰烈火在他身上连痕迹都留不下。好在夏梁熙的本命法器流彩虹威力巨大,千夜也因此忌惮三分。二人交战没多久夏梁熙就知道,这样下去肯定是自己体力先扛不住,无奈下只好使用秘术,通过燃烧精血强行提高修为。
刚开始千夜还打的十分开心,每每出招后都会大喊过瘾、继续,后来发现夏梁熙不知为何力量突然变大了很多,速度也快了,流彩虹上发出的剑芒更是快赶上自己长槊的长度。千夜居然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,越来越招架不住,越打越心惊,手中的长槊更是被流彩虹斩的到处都是裂痕。终于千夜的长槊首先承受不住这种强度的攻击,被夏梁熙一剑斩断了槊锋。千夜知道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,拖着长槊转身离去。
其实夏梁熙也已到了极限,要是千夜能再多坚持一会儿,不用动手夏梁熙也会自己倒下。只是胜负之数谁能说得清呢。见千夜退走,夏梁熙也没去追,就连最后的那句场面话也没有说,他是真怕不小心激怒了对方,再回来与之拼命。